13838062252
“互聯網+”,瞄準的就是傳統行業在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化改造,是“新常態”下傳統行業轉型升級的必備要素,更是一次不可錯失的機遇。尤其是傳統工業,雖然具有規模化優勢,但同時也積累了轉動不靈、調整緩慢、效率低下的弊端。工業企業如何跟上這一輪轉型升級、結構調整的調控布局?如何搭上“互聯網+”的轉型快車?如何走出符合產業、行業、企業特征要求的信息化之路?
“互聯網+”客戶=“化學”連接
“過去的‘連接’,可以理解為‘物理’連接,將來的連接,將成為‘化學’連接。”
“物理的連接,相對還是脆弱的,而化學的連接,是富有黏性的。”過去,是產品的研發、生產、銷售、服務從制造商單向流向客戶,這個過程中也有客戶需求的反饋,當然也有依據客戶反饋做出的產品或服務的改善,但如果沒有信息化、互聯網技術的支撐,整個流程的效率太低。現在市場和客戶對產品和服務的不斷迭代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必須依靠信息化、互聯網技術,將客戶的動態需求準確地對接到產品研發、生產的全過程。依托‘大數據’等技術,通過對過程巨量數據的收集、挖掘和分析,我們甚至能夠實現比客戶更早、更準確地把握趨勢,提前做出預判,正確地配置資源。
拓泰重工在混凝土業界做出的“互聯網+”的實踐有益的探索,或將較大提升行業效率從而進一步加大行業集中度;或將深度挖掘行業需求從而形成新的商業模式—無論朝哪個方向發展,都勢必對整個混凝土生態圈形成巨大的沖擊。